贾喜玲| 春风化雨育桃李,匠心筑梦谱华章
英国文学家曾言:“教育仿佛一盏灯点亮另一盏灯,一颗星引领另一颗星,一个心灵启迪另一个心灵。”身为教育者,我们当以行为的典范、学识的深度与情感的温度,叩击学生的心灵,唤醒其内在潜能,让智慧之光穿透迷茫,引领他们成长为兼具独立之思、丰沛之情与崇高之志的完整的人。
躬耕此道,我们更需怀抱永续学习的赤诚,于新知汪洋中涵养教育艺术,在专业精进中淬炼教学匠心。既是知识的摆渡人,亦是终身成长的修行者,以不息的热忱与日新的技艺,照亮万千学子的征途。愿与诸生携手,共棹知识之舟,驶向智慧星辉永耀的浩瀚苍穹。
贾喜玲,女,中共党员,副教授,河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法学硕士,现任湖北健康学院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办公室主任。
曾多次获市“文明教师”,校“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党务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年度考核多次获评优秀。
PART.3
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著作3部;获省级教学改革成果一等奖1项、市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通过厅级成果鉴定3项,获厅级成果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
在教学质量的深耕中,她始终相信“每一堂课都是精雕细琢的艺术品”。无论是新教师的初试锋芒,还是资深教师的匠心呈现,她必躬身课堂,以“观察者+引导者”的双重身份深度参与。执笔记录时,她的目光穿透教学表象:教学内容是否逻辑自洽?教学方法能否激活思维?课堂氛围可否引发生长?互动设计有无直击痛点?
从【发现亮点】到【锚定提升点】,她的反馈始终带着温度:先以“赞赏性描述”点燃教师信心,再以“建设性提问”触发自主反思。例如:“您对案例的跨学科整合非常精彩!如果增加学生自主设计环节,是否能进一步促进高阶思维培养?”
更可贵的是,她拒绝“一评了之”,而是通过“跟踪-复盘-迭代”的三阶闭环,将建议转化为可持续的行动力。
课后,她从不急于离开,而是主动邀请授课教师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在交流中,她首先会分享自己在听评课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既表达对教师亮点的赞赏,也坦诚地指出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更重要的是,她鼓励教师基于反馈,自主思考并提出课堂整改措施。她相信,每位教师都有无限的潜力,只要给予正确的引导和足够的支持,都能成为教学领域的佼佼者。
为了让课堂整改措施真正落地,她还会定期跟进,了解教师们在实际操作中的困难与收获,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这种从听评课到反馈交流,再到整改落实的全过程管理,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的教学热情与创新精神。
PART.5
她对待每一位教师都一视同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支持。她深知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和潜力,因此她总是以积极的态度去发现并肯定教师的优点;同时,也能够敏锐地捕捉到可以进一步提升的环节,提出中肯且具体的建议。这种既鼓励又指导的方式,显著提升了教师的教学能力,同时激发了他们的教学热情。
为了进一步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她还特别策划并举办了优秀教师观摩月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她邀请了校内教学优秀的教师进行公开课展示,让青年教师有机会近距离地学习他们的教学经验并借鉴教学技巧。通过观摩、交流与反思,青年教师们不仅拓宽了教学视野,还提升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学促进办公室老师 张雪晗
贾主任对待工作认真细致,每天早晨就规划好全天工作,有条不紊地推进每项任务。她坚持深入课堂听评课,不仅注重即时反馈的传递,更建立闭环机制督促整改落实。她总是反复叮嘱:“要密切关注教师们的整改进展,确保每一条建议都能转化为实际的教学改进,切实惠及学生成长。”
贾主任就是我们身边最鲜活的榜样!她的工作态度和敬业精神如春风化雨,让我深刻领悟到教育管理者的责任担当。我愿以她为镜,躬身践行,为学校发展倾注绵薄之力。
计算机专业2304班学生 邓晨曦
作为学校的一员,我总是能深切地感受到老师们为了我们的成长所付出的努力。他们不仅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更在课后为我们答疑解惑,关心我们的学习和生活。特别是教促办的贾主任,她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敬业和奉献。
有时候,我会在教室座位后面看到贾主任的身影——她静静地坐在那里,认真地听老师讲课,仔细地观察同学们的学习状态。她的存在让我们感受到了教学质量的严谨态度,也激励着我们更加专注地投入学习。
在教育的浩瀚银河中,每位敬业者都如同引航的星辰,既以智慧甘露浇灌求知火种,又以躬身之姿铺就成才之路,更以群体光芒照亮学校发展的苍穹。
她以细如毫芒的工作态度、高效有序的工作方法、炽热如炬的教育情怀,持续感染着团队中的每个成员。不仅是行政序列的领航者,更是专业发展的摆渡人,将“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箴言,化作日日精进的生动实践。
健康学院榜样|贾喜玲
春风化雨育桃李
匠心筑梦谱华章
排版 | 陈香凝
图片 | 贾喜玲
文字 | 张雪晗
审核 | 李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