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延续至今,仍在不断发展。中医在养生保健、身心调理和康复治疗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医养生保健专业人才是基础医疗卫生机构卫技人员中的一支核心队伍,是保障人民卫生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造就适应实际需要,德才兼备的优秀中医养生保健人才,进一步完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递进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基于中医养生保健工作过程的四模块的课程体系;打造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德技双馨的专业教学团队,开展教科研活动和技术培训,不断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和专业辐射能力。培养既擅长中医针灸、推拿技术,又具备健康管理技术与现代康复手段相结合的新型应用型人才,以适应市场需求。

课程设置

基础课程:人体结构与功能、基础医学概论、中医学基础、临床医学概要、预防医学等。核心课程:中医学基础、中医养生学、中药学、经络与腧穴、传统运动疗法、推拿治疗技术、中医传统治疗技术、中医药膳学、医学营养学、亚健康中医体质辨识与管理、中医内科学、儿童保健学、中医美容美体技术、老年保健学、健康管理与咨询、急救技术、基础护理学。

就业方向

1、面向各级医院治未病专科、养生保健科、康复医学科、体检中心,各类健康管理机构、养生保健机构、养护中心以及与该专业有关的部门和单位。除此之外,中医药企业、政府机构。具体岗位包括:中医养生顾问、康复治疗师、营养师、健康管理师等。

资格证书

健康管理师、小儿推拿师等,采取“双证书”培养模式即毕业证书+X职业证考试同时培养。健康管理师资格证书:通过考试获得证书之后可以从事对人群或个人健康和疾病的监测、分析、评估以及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进行健康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进行健康管理技术应用的成效评估等相关工作。 小儿推拿师资格证书:具有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历学生、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应届毕业生并有相关实践经验者可报考助理小儿推拿师;已通过助理小儿推拿师资格认证者、研究生以上或同等学历应届毕业生、本科以上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一年以上者、大专以上或同等学历并从事相关工作满两年以上者可报考小儿推拿师。

培养模式

中医养生保健专业的培养模式通常包括理论教学、实践训练、技能竞赛。

1、理论教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进一步探索和完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定岗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根据中医养生保健与康复职业和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中医养生保健行业相关标准,深化学校里建养生馆,养生保健中心里设课堂,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课程体系,强化职业技能,进一步完善职业能力、职业素质“定岗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2、实践训练

中医适宜技术:学习传统技术如拔罐、刮痧、艾灸、推拿等。

中医学基础:学习望闻问切的诊疗技术。

3、技能竞赛让学生在技能竞赛中充分发挥扎实的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操技能,更好的融合所学内容。

实习实训

1、对接真实职业场景或工作情境,进行具体传统医学操作技术如拔罐、刮痧、推拿等技术学习包括:了解医院或者中医养生馆的实操技术等。

2、在医院、健康管理中心、中医养生馆或者在中医康复机构进行岗位实习。